|
老实说,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本身并不霸道,和其他国家相比,只是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国家集权还是个人自主上有区别。
国外,很多国家土地所有权一直是私人的,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国家没办法拥有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多党制国家。如果土地属于国家,那一届政党可以把所有土地都拍卖,然后下届就傻眼了。
而且土地私人化也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美好,你看到08年的时候,美国很多房子以1分钱的价格都卖不出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房产税,土地闲置费,管理费。既然土地是私人的,那么占用的过程中你就要交税,相当于使用费,只要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就必须持续的交这个钱。这个在发达国家比较合理,因为目前中国式的土地交易是一次性的,交易完后升值什么的国家就无法控制了,如果土地快速升值了就会培养出一大群暴发户。房产税是按照土地价值来计算的,发达国家的土地升值跟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土地升值后,国家税收也就上去了,因此这些国家没必要调控什么地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来收税就行了。
中国的地价是一次性支付70年的使用费,权属属于国家,中间如果需要拆迁,土地的所有者(实际是使用者)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究竟是国家做主还是个人做主这个情况最近几年一直在变,也说明了我国在土地政策上也在不停的完善)。这些规定虽然不如国外人性,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并没有什么太过分的地方。因为直到目前,中国仍有很多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要完善基础设施就需要资金。如果从征收物业税的方式来募集资金,那国家的建设模式可能是这样一种缓慢的模式:90年代初国家没钱搞建设,没建设的土地价值就低,土地价值地物业税就少,物业税少国家收入就少,国家收入少基础设施没钱搞,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只有一次性收取70年的土地使用费用才能募集足够的资金,培养起一群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暴发户的同时也让全民享受到经济建设带来的便利,代价是承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房价。这是一个国情。作为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只能从慢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增长的房价两者中进行选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